## 划重点
– 获取用户的文章列表
通过 steem.Steem.get_account_history 获取用户的动态,从中筛选出文章的 permlink。
再用 steem.Steem.get_content 方法获取每篇文章的详细信息。
其实也可以用 steem.blog.Blog 获取用户所有的文章信息。
## 划重点
– 获取用户的文章列表
通过 steem.Steem.get_account_history 获取用户的动态,从中筛选出文章的 permlink。
再用 steem.Steem.get_content 方法获取每篇文章的详细信息。
其实也可以用 steem.blog.Blog 获取用户所有的文章信息。
## 划重点
– 遍历字典
利用dict.items()方法,用一个循环语句遍历整个字典的所有元素。
– 转换 Reputation 和 Voting Power 的原始数据
直接获取的某些数据是生的,需要煮(转换)一下才能吃。
– 解析时间
使用Python的dateutil和datetime模块来解析和处理时间数据。
## 划重点
– 模块、包
模块是一个XXX.py文件,Python中以模块的方式组织代码片段(函数,类,变量)。
包是一个目录,里面有一些模块或者子目录,Python中以包的方式管理模块。
– 使用模块
要使用模块,需要先导入模块,使用关键字import来导入模块。
这是我们使用Python标准库和第三方库的方式。
– 安装模块
第三方模块需要自己安装,可以通过Python的包管理工具pip安装、还可以下载模块源码来安装。
我以为成功安装python-steem库就可以愉快地玩耍了,这个想法还是太单纯,谁知道在导入steem模块的时候又出现问题了:无法导入winrandom模块。
## 划重点
– 类与对象
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(方法)抽取出来,将其**抽象化**,定义为类。
也就是说类是对象的模板,按照模板(类)**实例化(具体化)**,这就是对象。
类是抽象的概念,而对象是具体的东西。
– 类的属性与方法
类的属性和方法都是一群对象的共同特征。
属性是那些对象的静态特征,在类中定义的变量。
方法是那些对象的动态特征(行为),在类中定义的函数。
这么说也不太准确,有些类中的有些方法和属性是关于类的,而与对象无关系。
通过定义类,实现了对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的**封装**。
## 划重点
– 函数
函数是实现某个特定功能的一段代码。
将同一类相对独立的功能写成一个个函数,放到同一个py文件里,这就是一个模块。
你可以试试输入 help(math) 看是不是这样的。
– 函数的结构
函数由输入参数、函数体、输出参数组成。
通过输入参数接收要处理的数据,
在函数体里实现要完成的功能,
最后将计算结果通过输出参数返回给使用者。
## 划重点
– 循环
人做重复性的事情很低效和枯燥,相比之下让机器来完成机器更适合,所以在大鹏的《学R》中说,循环是个救世主。
循环由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组成:满足条件,程序就重复做一类事情,要重复做的事情就是循环体,用缩进体现。
– 循环的类型
循环可分两类:已知重复次数,用 for 循环方便一些,用while循环也可以,for循环还可以对一个容器进行迭代。
不知道具体循环次数或者需要一个死循环,可以使用while循环,直到发现不满足循环条件,就退出循环。
– 字符串格式化
格式化字符串用format()函数,也可以用占位符%。
## 划重点
– 分支结构
Python的分支结构用if、elif、else关键字来构造,可以是多分支,也可以嵌套。
– 代码块
Python中用缩进的方式构造代码块,程序的层次结构一目了然。
– 交互
使用input()函数输入数据,实现人与程序的交互。
## 划重点
– Python变量
变量像是一个专门用来装数据箱子,可以给它起名字,在用的时候好辨认,箱子的数据可以更改替换,所以叫“变”量。
– 数据类型
由于数据多种多样,所以Python有不同类别的箱子,有的用来装数值,有的用来装字符串,有的用来装图片,等等
– 变量的使用
变量是程序里的一个操作对象,如对变量赋值,对变量进行运算,做类型转换等等